首页

www.umhom2.com

时间:2025-05-30 05:35:31 作者:“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”在京启动 发布三大创新成果 浏览量:94441

  中新网西安3月23日电 (记者 阿琳娜)记者23日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获悉,随着北方地区主要城市陆续停止供暖,全国天然气冬季保供步入收尾阶段。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3月20日,长庆油田累计生产天然气量再创新高,较去年同期增加2.51亿立方米,日产气量连续128天保持1.5亿立方米以上高位运行。

  据了解,长庆油田承担着向京津冀、陕甘宁等区域40多座大中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供气任务,覆盖下游用户近4亿人。

员工认真开展巡检工作。黄陈晨 摄

  2023年以来,长庆油田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民众温暖过冬的担当,超前谋划、科学组织新一轮冬季天然气供给工作,高效完成气田产能建设,先后投产气井2286口,冬季新井最高日产量达3045万立方米。高速推进气藏评价,做实老气田压舱石工程,有序推进调峰井提产、措施挖潜等工作,500余口低产低效井最高日产气量突破200万立方米,累计增气3.5亿立方米,地面集输系统持续优化完善,天然气冬季保供韧性更强、底气更足。

  冬供期间,长庆油田高质量统筹推进储气库群工程建设及生产组织,冬季日调峰产量最高达到1110万立方米,较上一轮冬供期增加263万立方米,储气库群应急、储备、调峰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。在生产一线,靖边、榆林、苏里格、神木、子洲等主力气田全面进入应战状态,2万余口气井开足马力、满负荷生产,确保向陕京线大管网和周边地区安全、平稳、足额供气。

坚守岗位保障供气安全。黄陈晨 摄

  本轮供暖季以来,鄂尔多斯盆地多地最低气温突破-15℃,多轮恶劣天气给冬供上产带来了严峻考验。长庆油田密切关注油气区天气变化,结合实际制定极端天气应对措施,全力做好组织协调、隐患排查、物资供应、交通管理等生产保障工作,高效完成300多座厂站检修及冬防保温工作,抓细抓实产供储销一体化统筹。7000多名长庆采气人不畏严寒、奋战一线,加密气井和集输管线巡护,严格24小时数据监控,精心守护在运设备设施,齐心协力保障天然气冬供生产组织“零断点”。

  在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的同时,长庆油田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环保开发理念,油气钻井、压裂等施工环节正逐步完成从油到电的动力能源替代,并攻关形成二氧化碳前置增能和泡沫减水压裂技术体系,实现二氧化碳变“废”为“宝”。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计划投资超1亿元 佛山机场新航站楼开工

残障人士代表、余姚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王益楠在第16棒接棒,他是宁波历史上首枚奥运(残奥)金牌获得者,也是目前该市摘得奥运(残奥)金牌最多的运动员。退役后,其回乡牵头创建“王益楠助残圆梦工作室”,致力为残疾人服务。

苏丹驻华大使萨迪格:“感谢中国为非洲提供帮助”

本届东博会聚焦同东盟国家一道加强科技创新合作,把握变革新机遇,打造竞争新优势,设立智能装备、数字技术、先进技术、绿色建材与智能家居展区,集中展示绿色低碳技术和应用,助力“碳达峰碳中和”,促进区域绿色发展。(完)

冷空气袭闽 福州马尾至马祖“小三通”客运航线停航

俞健,男,汉族,1974年6月出生,江西婺源人,在职研究生学历,1995年7月参加工作,200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在中国农业银行上饶市分行、南昌市商业银行、南昌银行、江西银行等单位工作。

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,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,河北、江苏、福建、山东、湖北、广东、四川七省文化和旅游厅,以及郑州市人民政府、焦作市人民政府协办。(完)

多国古典学专家四川探访古蜀文明与“熊猫家园”

哈尔滨市科技资源富集,创新实力雄厚,75年来,这里诞生过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、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、第一台模拟计算机、第一块玻璃钢、第一台弧焊机器人……从“神舟”飞天到“嫦娥”奔月,从“蛟龙”入海到三峡发电,“冰城科技”彰显大国重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